玩动漫 砌车模 他们申请到国外名校

来源:南方都市报04-16 06:15作者:综合

学校案例

申请到国外名校的学生都会有哪些共同特质?在记者采访接触到的“牛娃”中,不仅有分数,更是有闪光点和才华。今年,省实国际部新哲班全部孩子都被美国前30的大学录取。

“他们不是书呆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主动参与活动和钻研,老师的介入比较少。”新哲班班主任蒋玮恩称,分数是每一个学生的标配,他们都能拿到申请国外名校保底的偏高分。尽管所有人都拿到了美国排名前30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其实在这些孩子心目中并不会看着这些排名去申请学校的,他们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有自己明确的人生规划。“如有学生跟导师跑到云南山区去看猴子,了解猴子的家庭及生活属性等,最后在自己的申请文书中,把当时的所见所闻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让人耳目一新,非常有创造力。”“分数、思想、兴趣和才华,在这些孩子身上都呈现得非常棒,平衡得非常好,我觉得这就是孩子能获得国外名校青睐的关键所在吧。”蒋玮恩说。

动漫女孩:

发明“手语语音转换仪”,拿下科技金奖

身材高挑的刘琬玥是一名刚中带柔的“女汉子”。她身高173cm,在读小学时就已经是学校女子篮球队长,喜欢跑跑跳跳的她在小时候已经显示出跟别的女孩子不一样的地方,热衷科幻小说和动漫。

“我记不清自己看过多少科幻小说了,《三体》?肯定是看过多遍了。”开朗的琬玥坦言,由于科幻小说看多了,自己特别向往当一名工程师或科学家。她笑称,多看书,自由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是学习的关键,“毕竟自己喜欢的才是适合的。”

为实现梦想,琬玥进入省实国际部后,参加了不少社团活动,包括科技工程社、动漫社、动物保护协会和w indup四大社团。小卖部有几位工作人员是聋哑人士,无法与同学顺利交流,有许多不便。当时还是高一新生的刘琬玥心中就萌生了一个念头:用科技帮助他们,方便他们的生活。因此,她们创造了“手语语音转换仪”。

从最初的构思、设计、小组配合到最后的成品,从“无”到“有”,每一环都在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要发挥无限的想象,戒骄戒躁地完成任务。因为制作期间涉及大量“编程”类的知识,刘琬玥的整个团队当时并没有太多“编程”基础,庆幸的是她们在省实这个拥有丰富资源的平台中,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帮助与资源。她们还与广东工业大学的学生一同交流研究,分析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了解“编程”原理与操作。一次次尝试,一次次推敲,一步步完成每个小目标,她们成功创造了“手语语音转换仪”,并且凭借此作品斩获两枚金牌,分别是:“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中创造力奖、青少年金奖”和“美国IN PEX竞赛中(项目类)家庭金奖、青少年金奖”。

琬玥也是一名动漫迷,尤其喜欢C O SPLA Y。“基本广州举行的每一场动漫嘉年华我都没落下过,平均一场的花费是五六百元吧。”在大多数父母的眼中,孩子玩C O SPLA Y被视为不务正业,琬玥的父母也不例外。“我会跟父母约法三章,把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分配好,只要我做好两者的平衡,父母也不会反对。”琬玥坚信:“事物的价值是由我们赋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让喜欢的事情对社会有价值”。看动漫看得多了,琬玥有时也会“挑剔”一下,觉得这个动漫故事可以有多个结局,故事可以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于是,她开始写网络小说,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了好几篇短篇小说。

学会管理时间这件事,让琬玥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走上正轨。刚到省实A P班时,要适应纯正的美式课程体系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琬玥不断优化自己的时间管理,把握学习节奏,使自己快速进入国际教育教学模式。

“学习要有规划性,懂得合理分配时间与制定学习目标,全身心投入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对于知识点不能一知半解,要及时解决问题”。琬玥回顾三年的学习历程,各种起起落落,从一开始面对大量的专业数理化学术词汇量感到迷茫无助,到后来主动与老师沟通,在老师指导下跟着学校的课程要求,寻找解决办法,一步一步走出困境。刘琬玥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越战越勇,托福顺利考到了108分,SA T获得了1490分。今年9月,她将入读康奈尔大学工程学院,离梦想又靠近了一大步。

理工男孩:

高校实验室当助理,研究汽车电池热管理

“我语文成绩不是太理想,我就想扬长避短,于是选择到省实国际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选择。”兰博然,手里已经拿着五六个国外名校的offer,而他尤其喜爱马卡莱斯特学院。

被誉为新常春藤的马卡莱斯特学院(Macalester C ollege)是一所私立的文理学院,学校环境曾被普林斯顿评论为学生生活质量最高的学院。

从小就喜欢捣鼓车模的兰博然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理工男”。“我基本一年内可以做出五六个车模、飞机模型等。”兰博然称,初一的时候曾在父母的鼓励下,自己买元件,焊接制作出一台“矿石收音机”。坚持下去制造出“成果”的他还嘲笑父母“三分钟热度”,但是,他也坦承,正是父母的“点拨”才让他在科研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广。

每个春节前半个月的时间,兰博然都会在华南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度过,在那里,他当一名助理,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汽车问题”。如完成两篇学术论文的撰写,一篇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热管理问题,一篇是关于发生撞车事故时驾驶员的损伤控制问题。对于前者,兰博然敏锐地捕捉到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问题,“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热管理正是技术需要突破的地方。”兰博然称,他主要是想研究若串联起来的电池组中,有一个电池出现问题导致发热不均匀,会出现什么情况。

兰博然称自己把这两个研究写进了申请文书,“我想学校会比较看重我对科研的思考方式吧。”

尽管做科研可以连续多日待在实验室,但兰博然并不“宅”。他在学习之余的放松节目之一是“击剑”。“在我读初二的时候,有一次免费的击剑体验活动,试过一次后,觉得还可以,就坚持了下来。”兰博然谈到击剑带给自己的感觉就是,要有冷静思考的态度,并且建立起自信心。“刚开始,还有点不敢直面对手,慢慢地就适应了。”

在兰博然心中,只有面对才会有赢的机会,在学习上尤其如此。他告诉记者,他自己背单词的“诀窍”。一般而言,初三毕业生的单词词汇量大概在3000个,而在国际部,高一就要开始准备考托福,而托福要求的词汇量是要达到1万个以上,对于学生而言,这会是一块特别难啃的‘硬骨头’。”“我会先订一个计划,比如每天要背1000个单词。”兰博然轻描淡写地说,看到记者惊讶的目光时,他孩子气地笑了笑,解释道:“这是给自己的最高目标,可以尽量向目标接近,有时完成不了也能‘原谅’。”兰博然认为,订一个高的目标,可以时刻提醒自己任务的艰巨。他表示,对于自己实际而言,关键在于多轮重复,而不是每天就在小部分的单词里“死磕”,大规模地一轮一轮地过,背完1万个单词后才来仔细地分析前缀后缀,“粗中有细”是这位大男孩的心得。

展开全文

更多推荐

下拉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