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高铁但不能没有绿皮车”,背后是国家战略

短评

2月1日17时许,包头开往大连的K1567次列车停靠在内蒙古集宁南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登上4号车厢,看望慰问旅客和乘务人员,考察春运保障情况。

总理问在座的有没有农民工,几位旅客举起了手。得知这趟列车要经停26站、历时30多个小时,总理说,我们现在虽然有了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但不能没有逢站就停、票价低廉的绿皮车。

曾几何时,过年回家真是不易。出行需求短时间内几何级数增长,无论是增加运力还是出行方式多样化,都无法改变“僧多粥少”的结构性矛盾,彻夜排队买票、从黄牛手中买高价票等曾是很多人的春节“痛点”。如今这一幕得到改观。技术进步给经济、社会各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改变了春运的基本格局。

当下,高铁成为春运主力,舒适度和便利性今非昔比。对多数回家过年的人来说,因受惠于电商和快递行业,现在回家几乎已不必再拎上大包小包劳神费力了,坐在高铁上,回家过年就像一次春意盎然的旅行。

高铁足够好,但绿皮车目前还不能从中国人的生活中消失,因为对绿皮车的需求,还有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

由于设计欠佳、设施欠缺、人满为患,上趟厕所都无异于“披荆斩棘”,绿皮车曾经给几代中国人留下尴尬的记忆。高铁时代来到,似乎是埋藏这些记忆的时候了。

然而绿皮车自有绿皮车的好处,速度和舒适度虽然比不上高铁,绿皮车却有逢站就停、票价低廉的优点。在多数人看来,这些优点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另外一些群体,比如在揣着刚刚拿到工钱的农民工那里,这些优点却总是会被放得很大很大。

省下百来块钱,可以给 孩子买一个新书包,或 添上一件新衣。一张百 元的钞票,在不同的人 那里,意义和价值很可能迥然不同。

“我们现在虽然有了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但不能没有逢站就停、票价低廉的绿皮车”,这是一句充满情感的话,也代表着国家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精准扶贫等政策的推进,其实都是对这一战略的遵循。正如总理所说,“我们国家很大,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还很不平衡很不充分,既要考虑效率,又要兼顾公平。”

有了高铁,也要有绿皮车,“高铁”和“绿皮车”仿佛是一对隐喻。中国就像一列高铁,经济发展的速度为世界所惊羡,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客观存在,在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对一时跟不上速度的人给予足够的关照,留下并不高档并不舒适的绿皮车,满足那些即使只是少数的群体的需要。

我们都在飞速奔跑,但是也要时时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