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监督员”一事持续引发热议。
7月17日下午,当事乘客、编剧李亚玲再次发博要求国航方面道歉,称自称“监督员”的国航员工牛某在痊愈之前,应禁止其单独乘坐飞机。李亚玲同时表示,要求国航给当天所有被侮辱的乘客道歉,并赔偿公务舱与经济舱差价。
李亚玲认为,当天当事17位公务舱乘客,只享受了送达目的地的服务,但没有享受到公务舱应有的优质服务,国航没有及时制止发病员工冒充监督员“执法”且诬告乘客的行为。不过,在7月17日18时,李亚玲表示此事给其及家人的隐私带来极大困扰,决定放弃索赔。
日前,当天同样搭乘国航CA4107航班的一名男乘客在社交平台回忆称,自己当时坐在13排中间位置,下飞机时见警察到场后,曾留下身份证和票号表示愿意主动为李亚玲等人作证,后因事离开,其称没想到有乘客被带走接受了7小时的调查。
曝光:国航11年前拒载智障少年
“国航监督员”事件曝光后,一则“国航赶演员王姬患有智力障碍儿子下机”的消息再次受到关注。
2008年6月10日,曾出演《北京人在纽约》的演员王姬的13岁儿子,因为患有智力障碍,在外婆陪同下凌晨登上从洛杉矶飞往北京的国航CA904航班,随后被机长以安全为由逐下飞机。
对此,国航在三天后声明称:“孩子登机以后,情绪不稳定,在客舱内来回跑动,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并在楼梯上来回跑动。当时的情况影响到飞行安全、正点。事实上,当天航班因此耽误了起飞。”随后王姬坚持要国航道歉,反驳国航当时是飞机本身故障造成误点,智障儿童非精神病患者,也有作为乘客的权利。国航最终表示,机长的决定有法律依据,拒绝道歉。
随后,王姬在录节目时称国航就拒载一事给出的说法前后不一,当时飞机误点是由于飞机故障,机组却称因其儿子误点。王姬含泪称此事让其感到“维护一个残疾人的权益非常难”。
国航:没有赔偿义务,两件事不同
对于“监督员”一事,据国航7月15日通报,CA4107航班在起飞滑行阶段,因有旅客使用手机另一名旅客制止而产生纠纷。飞机降落后有旅客报警,随后3名旅客和4名机组人员前往机场公安局配合警方调查和调解处理。经核实,纠纷一方旅客为国航一名因身体原因休养的员工,此次是个人因私出行,并非国航监督员。
针对李亚玲提出的赔偿诉求,国航有关负责人在回应南都记者时强调称,已经与李亚玲面谈并致歉,但拒绝赔偿,原因是“从合同角度,国航没有违约责任,因此没有赔偿义务”。
而对于网友热议国航患精神病员工牛某与王姬儿子的不同遭遇,国航有关负责人回应南都记者称事情已经久远,应尊重当事人隐私,“10年前是什么场景,现在是什么场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同时表示患病同事也有乘机的权利,在“监督员”一事上机组处置到位。该负责人表示,精神疾病有两类,“一种是不得不在院治疗,另一种是间歇性的。她(牛某)在登机时我们无法区别。”对于事后国航是否找员工牛某沟通,其称是国航内部管理与组织行为,不便透露。
追问:如何避免类似事件重演?
记者梳理网友提供的信息发现,牛某曾多次在飞机上因类似问题与其他乘客或航司服务人员等发生纠纷。有网友认为牛某的行为干扰了其他乘客,甚至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机上失序情况,应该被航空公司列入禁飞“黑名单”。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明确指出,“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或健康情况可能危及自身或影响其他旅客安全的旅客,承运人不予承运。”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这个规定要精准落实并不容易。首先,乘客是否有相关健康问题,航空公司无从知晓,也无法鉴别。其次,航空公司难以评判乘客健康情况是否“危及自身或影响其他旅客安全”。“配套的实施标准有必要进一步细化,方便航空公司操作。”刁伟民说。
同时,也有业内专家表示,牛某如果是患病旅客,其合法权益应该得到尊重,但其作为国航员工,国航了解她曾有类似行为的记录,按照相关规定,航空公司应该以特殊旅客的情况来对待她,判断她是否符合承运条件并提前做出特殊安排。航空公司是面对公众服务的,一旦选择承运特殊旅客,就要避免引起公众安全隐患或损害其他乘客利益。
而对于李亚玲等因此次事件受到影响的乘客,专家提示,乘客如果对航空公司的处理方式不满意,可以向主管部门投诉或走司法途径解决。
航空公司: 多家明确表示 精神疾病患者无法申请购票
此事也引出对精神病患能否登机的话题的热议。
7月17日,南都记者询问南航、国航、东航、海航、深航及春秋航空国内六家航司发现,五成航司明确表示精神疾病患者无法申请购票。在允许购票的航司中,海航、国航和东航要求提供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有效证明或人员陪护。
海南航空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精神疾病患者需到二甲以上的医院找医生开具证明,证明是否适宜乘机。东航同样表示,需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书》,且在航班计划起飞前48小时内开具,患者必须有成人陪同。
国航客服回应称,精神疾病患者需提前到国内营业部和售票处购票,官网无法购票。购票时需要携带有效证件原件,无医生开具证明的要求,营业部会看患者情况决定是否允许购票。如果允许购票,需要现场填写一份特殊旅客乘机申请书。在机场检票时,也会看患者情况有无异常。
还有部分航司明确表示精神疾病患者无法申请购票。对于具体原因,南航和春秋航空客服表示根据该公司规定,传染性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心血管病患者、脑血管病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严重贫血的病人、耳鼻疾病患者、临近产期的孕妇等8类人员不能乘坐飞机。深航客服称,由于精神病患者或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发病过程中易于发狂,对其他旅客或自身会造成危害者不能乘坐飞机。
对于精神病患者在登机后如出现异常举动,南航、深航和春秋航空表示因为无法登机,所以不存在相应处理措施。海航、国航、东航工作人员表示依据现场情况处理。
南都记者查阅发现,以美航为例,该航司未对精神疾病患者乘机做明确限制,但提到可对有认知和发育障碍、需要听力援助或视力援助等的旅客提供“特殊旅行需求服务”。据其官网,需要个人护理或持续护理或无法遵从安全指示的旅客须由安全护理人员陪同旅行,有特殊旅行需求的客人可请求提前登机。此外,在飞行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时,美航允许合格的执法人员、消防员和紧急医疗救护员提供志愿服务。
民航局: 9项禁飞行为, 破坏客舱秩序或入“黑名单”
针对可能危害航空安全的举动,7月16日,南方航空官方公众号公布了多项“禁飞”行为,包括在飞机上大声聊天、外放音乐、乱扔垃圾、脚踢座椅靠背、脱鞋晾脚、不按指定座位入座以及不听从机组人员指令等。
就在本月初,“信用中国”网站公布了6月新增的“失信黑名单”,871人出现在被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的名单上。
据民航局2018年3月颁布的《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规定,不按指定座位入座、拒不听从指令、不听劝告等严重破坏客舱秩序的行为都被视为失信行为,机组人员有权采取终止其行程等处理措施。此外,对不按指定座位入座等行为,如情节严重且造成恶劣影响的,航空公司可以将相关人员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实施相应的限制措施。
采写:南都记者 黄驰波
实习生 郑刚诚 综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