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圳现存最大客家围屋 ,寻觅古风浓郁的客家记忆

来源:南方+05-23 09:11

  小时候,搬一张小板凳,坐在大万世居的大门前,望着池塘边伫立了200多年的围龙屋,听着老人们讲先辈勤奋读书中举的故事,思绪可以回到两百年前。

  在坪山,高楼大厦随处可见,城市高度在不断刷新,但越过闹市,总要寻得喧嚣都市中的安静一隅。除了浓郁的古风韵味,如今行走在大万世居,一些以客家传荣文化为底蕴的城市书房也成为旅游必去的打卡点。

  借助文博会平台,让大万世居客家人文历史文化和文明新风也在这里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历经六十年风雨终成大万世居

  关于大万世居的故事,得从一个古老的传说说起。

  相传大万世居开基祖曾传周得到一位高人指点:“如果能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安居乐业,你的子孙后代一定能繁荣昌盛。”于是他开始筹备建造大万世居。

  “当时起建的大万世居房间小,后来不够住,他们就沿着房屋中心的外延,扩修另一套起居。以此循环,后一辈根据人数需求,在房屋外延扩建起居。”今年76岁的大万村居民曾露松表示。

  从开基祖曾传周起建大万住居伊始,历经将近六十年风风雨雨,可容纳百户人家、四百多人的大万世居围龙屋建筑格局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大万族人还搭建了祠堂。所谓“一村之中,聚族而居,必有家庙,亦祠也。”

  时至今日,新年大年初二,深圳本土客家文化民俗-大万祭祖活动隆重上演,来自海内外的坪山大万社区曾氏后人共千余人,共同祭拜先祖,场面十分壮观。

  从1982年开始,已有大万居民陆续搬离到附近,直至2010年,大万居民全部搬离。

  ▶▶大万世居保护与开发如何平衡?

  是岁月的沉淀,是人文的印记,是历史的温度,如今的大万世居,更多的被贴上了坪山城市书房的标签。

  坪山自成立行政区以来,推广“文物保护+文化服务/文创空间”保护模式,对大万世居进行活化。

  坪山还出台修缮补助办法,通过政策引导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持续投入到客家围屋修缮中去。

  目前,坪山正规划建设大万世居特色文化街区项目,对大万世居及周边区域进行整体打造。

  “把大万世居租赁给政府,是对大万世居整体开发与保护最好的方式,也是唯一的出路。”曾老先生说。

  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如何合理开发大万世居现有资源,提高城区效益?发展文化旅游,是坪山给出的答卷。

  今年五一假期,坪山精心打造了“五一文化体验专线”。“没想到坪山的‘五一文化体验专线’这么有特色!”家长们纷纷表示。  

  ▶▶成为文博会分会场大万世居展区

  5月13日,第十五届文博会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分会场暨2019深圳(坪山)国际雕塑展在坪山开幕。

  展览分设三个展区。其中,在大万世居展区,唐钰涵和展望的作品《寻宝》,让客家文化情感记忆再度发散。

  而在文博会坪山展区,坪山开通文化直通车。曾老先生表示,这都是对客家文化持久传承的方式。

  当文旅游线路设计出来后,配置的专业解说员会更深入学习客家传统习俗,了解客家文化内涵,对客家文化持久传承起到了作用。  

  “我们可以展示石墨等耕种农具,呈现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具,品尝客家酿酒等客家美食,开展客家山歌等小课堂。”曾老先生说。

  用趣味吸引游客眼球、有知识留住旅游脚步,对于大万世居来说至关重要。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黄诗妤


展开全文
更及时 更接近 更有趣 关注奥一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