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是闪亮的,故事是走心的 主题是动人的,爆红是‘蒙圈’的”

    《啥是佩奇》造就了2019年第一波刷屏,但导演张大鹏并不担心它抢了影片的风头。

1月17日,贺岁动画《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片《啥是佩奇》、一个5分40秒的短片横空出世,成为2019年第一个朋友圈“爆款”。网友各种刷屏打Call,微博上王思聪转发,韩寒、任素汐等人点赞,还有(小猪)佩奇、“社会”和(刘)佩琦的梗,从影视圈名人到吃瓜群众,全都燃炸了!不少网友更是自发到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豆瓣页面“观光打卡”,毫不吝啬地留下赞美:“宣传短片拍得太赞了”“宣发视频堪称文案界标杆”“看得眼湿湿,又真实又酸又暖”“可以单独给《啥是佩奇》满分吗?”

宣传片的爆炸,让片方阿里影业和导演张大鹏———是的,他不仅仅是这条宣传片的导演,也是影片的联合导演之一———也经历了疯狂的一天半,从专访到群访到发布会,他一直在经历“采访车轮战”。

1月18日21时,南都记者对张大鹏导演进行了一次电话专访。电话那头的他,仿佛把半年份的话都说完了,“我平时说话很少”。他对南都记者聊起了宣传短片背后的故事、说起影片的合拍过程。张大鹏的心路和创作历程,“灵感是闪亮的、故事是走心的、主题是动人的、对于爆红,自己是‘蒙圈’的”。

QA 预料到会这么火吗?

心里有底它会刷屏,现在超出了预想

截至南都记者发稿,电影官方微博上的《啥是佩奇》视频短片的转发数和点赞数均已超过20万,新浪话题有超过6亿人围观。而且影响还在持续扩大:淘宝上陆续推出“鼓风机佩奇”等周边;包括环球网、人民网、平安北京等多家媒体和官方微博,都发出了与宣传短片相关的文章,传播正能量……

如果从宣发角度看,在网络购票平台上,点击“想看”影片本身的观众增长了上千人;但如果就转化率来看,它并不算是非常成功的宣传片———和跨年时《地球最后的夜晚》超2亿元的票房相去甚远;但另一方面,从传播度以及引发观众共鸣的程度而言,《啥是佩奇》无疑是最拉好感的“神级宣传片”,有网友甚至说,2019年的年度广告应该颁给《啥是佩奇》”。

可以肯定的是,《小猪佩奇过大年》的排片率会增加,至于票房表现,就要等到上映后见分晓了。

插播一段。近段时间,影视圈接连出现“Diss宣传”的现象:《地球最后的夜晚》的“想约跨年”;《白蛇:缘起》滥用“自来水”;《闪光少女》的“下跪事件”……这种甲方强推、乙方差评之间,呈现出“断崖裂缝”式的偏差,结果往往不佳,不仅不能更好地宣传影片,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票房。

但这次,导演一手包揽了“甲方乙方”。对于这种做法,阿里影业副总裁李捷对南都记者表示:《小猪佩奇过大年》是阿里影业第一次集“投、制、宣、发”于一体,“以后我们计划都用这种模式,完全闭环。过去是多方参与,好处是人多力量大,坏处是没有一个人真正为电影本身操心。”

这样的模式,别家公司是否沿用有待观察,大部分公司也许并不具备完成这个闭环的人力和能力。但拍摄一个与电影本身相关的宣传片的操作,在导演张大鹏看来,“也许之后会越来越多”。

《小猪佩奇过大年》是张大鹏的电影长片处女作。在此之前,张大鹏是广告圈内的神级人物———多次获奖,出过“华为Mate20广角重庆话版”“华为Mate20卡路里识别”等刷屏广告。但这次《啥是佩奇》的热爆,让这位见过世面、见惯刷屏的导演“彻底蒙圈”。

“我心里是有底的,知道会刷屏,至少圈里反响会不错、就像我之前拍的片子一样。(如果)有个1000多万点击量,这对于营销来说就很好了。”张大鹏在接受南都专访时说,“现在这个情况,超出了我的预想”。

QA 为什么要讲一个

“土故事”?

爷爷的灵感来自导演的妈妈

《啥是佩奇》讲述一位“很轴的”爷爷想要完成孙子的心愿,送她一个“佩奇”。不会用手机、不玩抖音、不懂直播的他,对于孙子的要求,一头雾水。他在广播里大声询问,惊动了牲畜,引来了名叫“佩奇”的村民;他四处探寻,一步步弄清楚了“佩奇”的长相。当倔强的他在城市的饭桌上,拿出土特产时,遭到了子女们的嫌弃。最后,他拿出亲手用鼓风机打造的“朋克版佩奇”后,奇妙的情感蔓延开来……

小小故事,充满巧思。洋气流行的小猪佩奇,与闭塞倔强的乡村老头,一下子戳中了无数网友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牵动出太多有关守候、付出、团聚、亲情的情绪,网友留言说:“酸了鼻子、红了眼眶。”

虽然电影里的佩奇演绎的是外国故事,但导演却从一开始就确定,宣传短片要走“本土化”路子,张大鹏认为,“这样更有趣更动人”。

故事创作过程水到渠成,爷爷李玉宝的形象很快就确定下来,张大鹏从自己和妈妈的关系中找到灵感:“每个父母都会问孩子爱吃什么、想要什么,然后想办法满足孩子,平淡无奇,但却很朴实。我的妈妈就是李玉宝,她平时总是追问我什么时候回家、要吃什么。”但短片中的爷爷人设,更加极端:“他不爱用手机,也不留心网络上的新鲜事物,特别倔强,所以很难搞清楚佩奇是啥。”

QA 构思故事

是不是困难重重?

创作故事花了一天

拍摄过程花了两天

创作《啥是佩奇》的故事,只花了一天时间,拍摄也只花了两天。短片是在河北拍摄的——— 之所以选择河北,理由很单纯,近。拍摄时正好撞上降温,团队在-20°C的严寒下作业。导演直言,“冷,是《啥是佩奇》诞生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出演爷爷李玉宝的是一枚素人大爷,是张大鹏在当地找的村民。“副导演和我见了几十个大爷”,试镜的内容也不复杂,就是简单的自我介绍,外加试演一小段。

至于大家热议的广告植入,张大鹏说,从一开始片方就和他明确了《小猪佩奇过大年》与中国移动有合作。这些设定和要求,对于拍惯广告的他来说并不算难事:“无非是在喇叭广播和墙上标语(中体现)。这些标语在很多乡镇和城市都是常见的、真实的,我是干广告的,不会排斥这个,哈哈!”但他同时认定,宣传片最重要的,是触达人心、感动观众,尤其是互联网的主力军———成年人,“要将小猪佩奇的温暖、温馨和美好的家庭核心传递出去”。

争议和延伸

消费农村?本色出演,没有丑化或粉饰

朋克佩奇?只是觉得鼓风机“很酷”!

随着视频的蹿红,争议也随之而来,部分网友批评短片在“消费农村、夸大农村的贫困”。

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张大鹏导演对此做出回应:“我不觉得我们拍的村子很贫穷。我们的态度是很现实的,既没有丑化,也没有粉饰。农村是真实的,农场的大爷也是真实的,都是本色演出,不存在编造或虚构,也不是打扮出来的。我觉得不能用城市里的标准(来定义它),没有大楼就很落后?不是这样的。城市和农村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与不好,它们只是不一样。爷爷的伙伴和朋友可以看手机、看直播,主要还是在于爷爷这个人物,可能他在城市也还是舍不得换手机,可能他就是搞不清楚啥是佩奇,他有可能还是要到街上去问人,只不过城里街上人多比较好问清楚吧。”

有网友称,爷爷做出的鼓风机佩奇是“朋克佩奇”,对此导演表示,创作时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单纯就是觉得鼓风机是金属的,很酷!”他说,如果大家感受到了,他都O K的,“也挺开心的,哈哈!”

大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背后故事

和英国方面配合,“即时碰撞”数月

“宣传片比正片好看”?没有这种担心

《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出品方是阿里影业 、eOne,发行方是淘票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影片根据英国动画工作室Astley Baker Davies的电视系列动画改编。这个工作室于2015年9月被eOne收购了多数股权,仅2016年,“小猪佩奇”就给eOne带来了11亿美元的收入。公司2017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来自中国的授权和商品销售收入增长超过700%。

在张大鹏看来,小猪佩奇火得有道理。他是佩奇的忠实粉丝,他是被儿子带入坑的,“颜色很好,故事说的都是很单纯的家庭和爱,没有复杂的善恶,很健康、三观很正,说的方式又很高级。”这份喜爱,正是他和制片人鲁岩迅速一拍即合的原因之一。

此次,张大鹏负责真人部分,这部分的剧本创作和拍摄都由他主控;动画部分则由英国团队制作。两方需要持续且细致的沟通,一方完成了脚本后发给另一方,“像翻译小说一样翻译”,再作沟通,“实时碰撞”数月才完成。

真人部分讲述的是一家人在春节的一天中发生的故事。张导透露,在保持和动画气质、价值观一致的前提下,他加入了更多的歌舞和音乐,“能让小朋友嗨”,此外,他还加入了对现在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陌生的传统习俗,比如放鞭炮、剪纸等。

会不会担心视频短片比正片好看?观众看了电影后会不会失望?对此,张大鹏导演表示并不担心:“电影是合家欢式的,和宣传片的衡量标准不一样。”

接下来,张导将会继续创作电影,新项目已在酝酿之中,“不过不是动画电影了,佩奇这部动画片其实我是为了儿子拍的。”

南都记者 刘平安